万博体育3.0手机版» 院部新闻

院部新闻

凡一平:如何从文学到影视,又如何从影视回来


11月19日,凡一平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如何从文学到影视,又如何从影视回来”专业而又精彩的学术讲座。文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于昊燕教授主持。

“如何从文学到影视”。凡一平教授从第一部改为影视作品的小说《寻枪》开始入题,他分享了《寻枪》在拍摄过程中的困难、焦虑以及在取得成功后溢于言表的兴奋和莫名的担忧。讲解了《理发师》从发表和卖掉版权以后内心的挣扎、迷茫。他说:“他们不再属于我,而属于演绎它们的编剧、导演和主演。我就像老实巴交的农民,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被送到别人的家里抚养和生活,等再见到他们的时候,自己不再是这些孩子的父亲。那些将孩子拿去培养和打造的人,也俨然以父亲自居,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证明养育的功劳,最高的荣誉和报答应该属于他们。这是不甘寂寞和清贫的写作者的宿命,这就是影视和文学的关系。”

“如何从影视回来”。他解剖了自己的写小说从功利到回归本心的心理变化。他说:“影视比小说巨大利益的诱惑,让人无法拒绝。第一二部作品被搬上银幕后,我每写小说之前之后,总是希望首先它能发表,然后被转载,再然后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我有几个小说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有的人说我很幸运,因为影视,改变了我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影视并没有给我带来真正的快乐,我的内心不断在提醒我,我的本质是小说家,我的乐趣在写作中。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挣扎后,追求内心的本真逐渐战胜了无踏实感的物质欲望,回到了尊重本心的写作”。

“没有影视,我的生活一穷二白,但没有文学,我什么也不是。” 凡一平教授说这是他的文学影视观。他用2个多小时的时间,以自己为例,给文学院师生讲述了“从文学到影视,从影视回到文学”如他小说情节一般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写作之路。他坦诚的话语和精彩的人生经历给文学院师生带来了内心的震撼和冲击以及对文学和影视关系的思考。

2020级汉语言文学1班陈欢说 :“凡老师是一个充满喜感的人,他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他‘文学—影视—文学’的创作经历和影视经历,影视让他过上了优越的生活,但他并不快乐;在洗尽铅华后,他重找初衷,回归了他热爱的文学,重拾了快乐。我收获的是我们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本心,或许我们会被纸醉金迷的社会所干扰 ,但我们坚定的本心会支撑我们走下去,不被物质的诱惑迷了心智,被时代潮流所淹没。”

2020级汉语言文学2班樊萍说:“影视让凡老师的生活有了质的保障,文学让他精神上得以满足。一个生存,一个情怀。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自我救赎和自我和解的过程,我们追求一种东西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会失去很多东西。我们都是独立且富有思想的个体,在这个灵魂追不上发展的时代,我们只有守住初心,才能在走了很远的路之后,在初心的指引下,回到出发的起点。”

2021级新闻学班自文玉说:“这是经验传授课,让喜欢创作的我们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在我粗浅的认知里,文学创作和影视作品似乎是没有关联的,文学创作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书本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入语言中。而影视作品则需要灵活的思维,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剧本里。而在凡老师这里,他们相遇、相知,产生了耀眼的火花,这刷新了我的认知,打开了我新的学习之门,接下来我将深入阅读凡老师的小说和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2021级汉语言文学1班的舒心说:“凡一平老师的讲座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对他产生了一种‘大丈夫当如此’的敬意。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慰籍,阅读文学的过程令人享受,而文学融入影视,无疑是锦上添花。我们不应该拒绝文学影视化,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平衡“文学性”和“商业性”,让多元化的文学载体在新时代中可以传播更多的人文情怀和正能量。”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壮族,广西都安人。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跪下》《顺口溜》《上岭村的谋杀》《天等山》等七部,小说集《上岭村编年史》《撒谎的村庄》等十二部。曾获铜鼓奖、独秀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双年奖等。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有《寻枪》《理发师》《宝贵的秘密》等。长篇小说《上岭村的谋杀》《天等山》等被翻译成瑞典文、越南文、俄文等出版。


【责编/付智敏